矿 山 公 园
我的家乡在黄石市铁山区,这里有个人尽皆知的地方——黄石国家矿山公园。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历史悠久,从清代开采至今,它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视察过的唯一座矿山。它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,是全国首批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矿山公园。
它位于大冶铁矿区内,沿着整洁的水泥马路,便走进公园正门,一进门,就可以看见美丽的地方日出广场,因为这个公园建在山项,空气也十分清新,离正门约百米处,有一尊几吨重的巨大的花岗岩石雕,它有九米高,是毛主席的石像。只见毛主席手里拿着一块铁矿石,面带微笑,样子慈祥和蔼,双眼深情的凝视着远方,好像在深情地看着我们铁山的发展。在石像的四周,有着四根参天大灯,极为壮观。石像的周围是花园,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,把雕盆景点缀在花丛中,优美的环境让人留连忘返。整洁的厂房刷着与天空一样蔚蓝的颜色,乳白色的栏杆环绕着厂房。
石像的背面是东采天坑,是亚洲第一大天坑,也是整个矿山公园最有名的景点。游人一道这里就会争先恐后地趴在护栏边俯瞰,这个天坑像一枚巨大的海螺,深达444米,四壁呈梯田状,上大下小,因而底下的事物用肉眼就清楚看见,由于高,人在底下看起来就像小蚂蚁一般,就连五六米高的卡车在天坑底下就像一只甲虫在缓缓爬动,在天坑的中上层部位可能有一段时间塌方了,岩石滚落下来形成了壮观的石头瀑布。最让人吃惊的是亚洲第一大复垦林。多少年前,这里堆积着层层废石,乱石累累,寸草不生,满目荒凉。几十年前,铁矿人在这里铺土种树,年复一年,种了死,死了再种,终于废石场变成了绿洲。铁矿人用神奇的手让古老的矿山变的如此美丽。
我为我的父辈而骄傲,也为生长在这里感到自豪。
遗憾是一种似乎是在又似乎缥缈的东西。
它是一轮映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,它是一场富丽堂皇却最终消散的美梦,它是一株朴素淡雅瞬即逝的昙花,它逝一棵枝繁叶茂却不能结实的果树,它逝一曲婉悠扬却略带伤感的小调,它是一支阵容整齐但又缺乏灵魂的球队,它是一篇充满悬念却没有结尾的文章.
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运帆济沧海”.浪漫至极的青莲居士也有着不可言喻的遗憾.千丝愁绪的他只有“举杯消愁愁更愁”,于是他的愁绪融化在他的酒壶里,化作江河里的一滴泪,流淌着世间的沧桑.“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”.温婉的李易安也有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”的遗憾,她的伤心伴随着遗憾凝成霜雪,冻成冰块。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”深情之至的苏轼更有绵绵不绝期的遗憾,让他发出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的叹息,他的情荡涤在心中,当有一丝光芒照耀,便又一次穿越风尘。
因为有了遗憾,才有了或浪漫或现实的诗歌;因为有了遗憾,才有了或妩媚或豪放的词曲;因为有了遗憾,才有了或婉或凄凉的情感。
曾经想像大雁一样在天空中翱翔,曾经想像骏马一样在大地上狂奔,曾经想像海豚一样在大海中遨游,但很遗憾,我忽视了一点:大雁飞得再高,也会又坠落的那一天;骏马跑得再快,也会有疲倦的那一天;海豚再自由,海水也总会又干枯的那一天。可正是有了遗憾才使生命又了潮起潮落,我们才会又追求完美的渴望;正是有了着些遗憾才使我们有了记忆,我们才能再记忆中寻找曾经的热情。
“一刹那无奈,好过一次次失败,一点点愉快,要涌一生来感慨,一个人遗憾,好过被世界推开”。
遗憾也是一种美!人生路上,遗憾从未缺席。
星期五的晚上,我和妈妈一起去凯乐大剧院看电影《黄石的孩子》。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上个世纪30年代末抗日战争时期,60多个黄石孤儿与三个cr的爱心故事。 主人公何克是一名英国战地记者,他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-,自己也差一点死在了日本人的刀下,被一名党员陈汉森解救。后因养伤被派往黄石,在黄石与遭日寇屠-过后幸存下来的60多名性格各异的孤儿相遇,肩负起照顾这些孩子的责任。战争更加逼近的时候,为了避免这些孩子再次受到残害,何克和陈汉森等人义无反顾地带领这60多个孤儿跋涉千余公里历经艰险,来到沙漠的边缘逃避战火,何克却因破伤风失去了生命。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要献出自己的爱心为别人服务。